当前位置:CTPM华谋咨询首页 >> 企业管理 >> 管理论坛 >> 浏览文章 |
当前位置:CTPM华谋咨询首页 >> 企业管理 >> 管理论坛 >> 浏览文章 |
钢铁企业作为消耗高、污染重的基础工业,如何落实十八大精神,建设生态钢铁、美丽钢铁,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。几年来,唐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牢固树立开放性思维、全行业视野和国际化定位,依靠超前的理念和有力的措施,彻底颠覆了传统的“高耗能、高污染”发展方式,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变,走出了一条城市老钢铁企业与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之路。
★美丽唐钢从转变发展理念开始★
唐钢地处城市中心区,在建厂近70年的历史中为唐山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同所有钢铁企业一样,唐钢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重外延式发展、粗放式增长和高耗能、高排放、高污染等问题。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化,和唐山市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,唐钢首当其冲地受到了来自环境的压力。唐山市委、市政府几次动议唐钢“搬迁”,周边居民也因环境问题与企业关系紧张。随之,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接踵而来,对钢铁行业形成了更为猛烈的冲击。企业如何摆脱困境,寻求新的发展之路?成为摆在唐钢领导面前必须做出抉择的重大问题。
唐钢决策层用科学发展观剖析问题、探索出路,以全行业视野、创造性思维和国际化定位,探索与城市共融发展的道路,从而做出重大决策:将企业发展融入唐山生态城市建设之中,当好唐山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,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。理念决定定位,思路决定出路。唐钢进行大规模厂区环境综合治理,首先是从转变发展理念开始的。公司决策层旗帜鲜明地提出:“谁说钢铁企业就是傻大黑粗?我们同样可以做到环境精美!”、“环境是企业的生命线,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环境”、“宁可牺牲产量也不能牺牲环境,宁可牺牲效益也不能牺牲环境”,“打造唐山市靓丽的名片”等一系列重要理念。在具体工作中,唐钢特别注重把这些工作理念转变为全员的共识,公司领导多次带领主体单位领导登上大城山察看厂区烟尘排放情况,组织各单位党委书记、工会主席和职工代表到“太钢”学习考察,学习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;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“用钢铁般意志打造精品唐钢”主题研讨活动,组织班组长培训,利用内部报纸、电视、图片展览等形式,加大宣传力度,引导职工深刻领会转变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,使公司倡导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员的共识,有效地提升了标准,强化了执行力,职工与企业实现了高度一致,建设生态唐钢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。
★实现绿色转型打造靓丽名片★
1、整体规划厂区环境,建设花园式企业。唐钢先于国家规定,提前拆除了3座400立方米级高炉及附属设施等建筑物。拆除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,腾出空地50万平方米。拆除后的区域经策划,建设了以“三园一带”(钢铁花园、水系生态园、文化广场及防护林带)为核心的“生态园林景观工程”;并在厂界周围建设50至100米宽的防护林带,在厂区所有道路两侧分别构建10至50米宽的厂区绿色纽带。厂区形成了乔、灌、花、草相互交错,圈、点、线、面相互结合的绿色新格局,呈现出了与市内大城山风景区融为一体、交相辉映的园林新景观。通过综合治理,唐钢新增绿地面积77万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由21%提高到50%,彻底改变了昔日唐钢“尘遮日、烟云腾、土打面、灰蒙蒙”的“脏乱熏染”形象。一个“厂在林中、林在厂中、生态和谐、社企共融”的花园式新唐钢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。2010年以来,唐钢先后荣获“全国绿化模范单位”、“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”等光荣称号,并被确立为国家首批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试点企业。
2、推进节能减排,发展循环经济。2008年以来,唐钢累计投资26.8亿元,重点实施了炼钢工序除尘深度治理系统、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程等26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;同时,还新建了15个全密封的“料仓”,彻底终结“露天堆料”,使节能减排的装备水平跨入了国内领先行列,厂区空气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。在废水利用方面,投资3.26亿元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中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工程,实现了工业用水零购入和工业废水零排放,每年节约用水1752万吨。全面推进固体废弃物和废气、余热资源的循环利用。相继建成4条60万吨产能的高炉水渣超细粉生产线,年可生产高附加值超细粉240万吨,剩余高炉水渣全部外销,实现了高炉水渣综合回收利用率100%。在废气利用方面,通过对焦化生产及炼铁高炉等系统实施技术改造,唐钢焦炉煤气实现零放散,高炉煤气放散率、转炉煤气回收均居行业领先位置。目前,在唐钢厂区,看不见翻滚的烟尘,听不到隆隆的机鸣,就连过去钢厂最脏的高炉车间,也是地面光可鉴人,一尘不染。
3、强化能源管理,实现经济运行。唐钢将能源成本纳入各二级单位指标考核之中,按照“底数清、责任明、措施硬、效果好”的“十二字”方针,将能源工作量化到整个生产组织过程每一个环节,达到计量准确、指标量化、管理到位、考核严细、消耗可控,使生产从可控运行过渡到经济运行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通过对焦、铁、钢、轧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,使原煤、焦炭、煤气以及余热余能的消耗和流失大幅降低,回收率明显提高。目前,唐钢焦炉煤气实现零放散,高炉煤气放散率降至0.2%以下,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达到124立方米,炼钢余热蒸汽吨钢回收量达到93kg,各项指标跻身行业领先行列。近年来,唐钢新上多台发电机组,将各工序节约下来的煤气和余热全部用于发电,自发电比例平均达到75%,跻身行业领先水平。
★建设与管理并重实现环境形象持续提升★
为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绿色转型的成果,唐钢在抓建设的同时,又加强了管理体制和管控体系的建设,实现了管理流程的再造。为加强厂容和绿化管理,唐钢建立健全了公司厂容绿化工作的管理机构,并相继制定下发了《唐钢厂容卫生管理办法》、《唐钢绿化管理办法》等文件,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厂容绿化监察队伍。为使节能减排形成长效化制度化,唐钢制定下发了《严格控制烟粉尘排放管理办法》、《违章用能管理办法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;同时还制定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内部排放标准,并建立了24小时现场检查制度、每两周一次的环保例会和环境保护季度联查制度。
唐钢公司在实施厂区环境规划治理、打造一流厂区环境的同时,以空前的力度全面推进生产现场5S管理。公司先后下发《5S管理推行办法》等15个制度及《动力介质管道标识标准》等48个可视化标准。合理灵活运用推行工具,改善现场不合理点。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标交流活动,积极营造持续改善氛围。开展精品车间、精品班组创建,并拓展5S管理内涵,强力推进TPM管理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,把改善提案活动作为构建全员参与的平台,激发全员参与、持续改善意识。自2009年起至今,共实施改善提案6万余件,发布优秀改善亮点1626项,评选公司级优秀改善提案3568项,先后有1275位5S改善之星获得了表彰。公司3200高炉、冷轧生产线成为唐钢形象的窗口。2012年唐钢公司实施现场5S管理(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五项内容)的实践经验被选树为全国“质量标杆”。
★人与环境和谐发展★
唐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,始终把改善职工生活工作条件作为重要内容。在对厂区进行大规模环境治理的同时,高标准建设了六个职工生活服务区、五个停车场,职工就餐、洗浴、停车全部集中规范管理,还专门设立洗衣房,为职工免费清洗工作服。广大职工在体验整洁优美、空气清新、花草满园、绿树成荫的厂区环境的同时,更直接体验到企业的关爱。为给职工营造安全轻松的工作环境,实施《厂区交通运输管理办法》,唐钢厂内生产用车由2700多辆锐减到360辆;唐钢生产运输调整安排,避开职工上下班时间,公务车辆在限制速度和运行区域的同时,一律为职工班车让路。现在很多职工放弃搭乘厂内巴士,更愿意步行在优美的厂区环境中,享受自然所带来的清新与惬意;一些年轻职工结婚专门到美丽钢城拍摄婚纱照,留下一生最美的记忆。
人造环境、环境造人。唐钢把提升队伍素养作为持续提升环境形象的根本保证,集中开展“弘扬职业精神、提升职业素养”主题活动,围绕“培育什么样的职业素养”、“如何精益求精、把工作做深做透”等主题,组织各级干部、技术骨干和岗位职工开展学习交流,深入检查工作作风、工作标准、责任意识和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情况,明确提升职业素养、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。开展“感恩唐钢、珍爱岗位”主题活动,挖掘先进典型、组织专题演讲,引导职工对企业、对家庭、对社会常怀感恩之心,珍惜岗位,努力工作,积极健康,快乐生活。唐钢还重新制定了《职工基本行为规范》,进一步从工作岗位、公共秩序、会议、社交等方面规范职工行为。职工观念的转变、素养的提升,极大地强化了执行力,唐钢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在基层能够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,企业环境形象、成本控制力和产品创效能力等各项重点工作,都实现了持续进步。(作者为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党委书记)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